干货!成都青羊区发布国际化营商环境3.0版本,商事登记将引入自贸区经验

时间 • 2025-11-11 16:02:11
服务
金融

商事登记将引入自贸区经验,探索证照分离;在建金融法庭,选址“红庙子”;大力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落地落实,切实为辖区企业减轻负担……12月11日,青羊区召开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3.0政策专题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一揽子干货政策。

政务服务100%最多跑一次

简易事项100%“马上办”

“青羊区新政务服务中心预计年底建成。”在新闻发布会上,青羊区行政审批局局长韩宇介绍,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过,青羊区新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进展依然顺利推进,即将崭新亮相。

青羊区新政务服务中心位于青羊总部经济基地1号楼,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是现有政务服务中心的3倍。建成后,新政务中心将入驻6个部门,设立前台窗口220个,计划入驻人员550多人,整体分为智慧政务展示区、企业服务区、民生服务区、税务服务区、公安服务区5个功能分区,“群众办事只进一个门,就可以办理多个业务,实现‘一门’服务要求。”

青羊区新政务服务中心还将实现“互联网+服务”,建成涵盖“建设智慧型政务服务办事大厅”、“建设智能化政务服务办理系统”和“建设精细化政务服务管理平台”,构建起一个智慧化、智能化服务的政务管理平台,进一步推动全区政务服务智能化、自助化办理和精细化管理。

服务升级,最直观的表现是群众办事时限的压缩。韩宇以商事登记为例介绍,目前,青羊区已经将商事登记的审批时限从3个工作日压缩到2个小时,在营商环境3.0版发布后,青羊区还将持续探索商事登记改革,“尝试用自贸区经验,来探索证照分离,持续优化商事登记服务体验”。

在优化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度方面,青羊区将在2020年底实现政务服务事项100%“最多跑一次”、100%“网上可申请”、50%“全程网办”、90%“一窗办”、50个“一件事”集成服务、简易事项100%“马上办”,承诺时限较法定时限压减65%,平均跑动次数压减到0.3次以下。

大力打造金融法庭

选址已确定

结合辖区内金融企业较多的实际情况,青羊区在营商环境建设中特别强化金融相关工作,先后梳理了20条司法施策要点,拟定16项具体工作机制,从制度、举措、流程等层面,全方位构建前展后延的司法服务体系。

青羊区法院打造的“青云”金融智审平台是一大亮点,实现了金融纠纷案件快速高效处理,文书送达效率提高80%、被告出庭率提高35%、主动履行率提高约30%。创建后,该平台累计上线运行案件10515件,成功立案办理金融案件8375件有力营造法治化金融环境,助推区域经济发展。

青羊区法院相关负责人现场介绍,青羊区正在大力打造金融法庭,拟选址将落地在有着“四川股票复兴运动”源起地之称的“红庙子”地段,力争打造集金融解纷、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和金融法治研究三大功能于一体的标志性工程,优化提升要素匹配便利度。

投资项目审批“在线办理”

审批不见面”“零跑路”

此外,青羊区此次对外发布的3.0政策还涉及“优化提升投资便利度”、“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营造包容普惠创新环境”、“营造市场主体发展环境”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在优化提升投资便利度方面。加强投资项目审批前期服务,推动“在线办理”,实现“审批不见面”和“零跑路”。

在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方面,青羊区将深化人才+项目+资本协同引才模式,重点鼓励电子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高技术服务业等产业发展,到2020年年底,建设高品质科创空间载体面积35万平米,引进科技型企业15家、创新平台2个。

在营造市场主体发展环境方面,加快产业功能区建设构建产业生态圈。紧紧围绕构建产业生态圈,建好文化金融商务、少城国际文创谷、总部经济区等三大产业功能区。持续推进“送政策、帮企业、送服务、解难题”行动计划,有效落实青羊区有效应对疫情稳定经济运行的11条措施。

红星新闻记者刘友莉青羊区供图

编辑柴畅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