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学子为何难以适应南方生活?|《我的二本学生》连载
(图片来源:千图网)
“阡陌的述说”继续连载文学作品!
本期连载的是《我的二本学生》
作者:黄灯
“看见他们”
“看见更多的年轻人”
梁鸿贾樟柯韩少功
—特别推荐—
“哪怕二本院校的孩子”
“还是可以通过教育改变命运”
中国二本院校的学生
从某种程度而言
折射了中国最为多数普通年轻人的状况
他们的命运勾画出中国年轻群体
最为常见的成长路径
阡陌的诉说2023.01.06阡陌的诉说2023.01.06
10:58未知来源
播放
阡陌的诉说2023.01.06音频:00:0010:58后退15秒倍速快进15秒
(
第四章
)
(
“导师制”——刘婉丽
)
阡陌的诉说
到南方上大学
(图片来源:千图网)
//
度过高三过后的漫长暑假,到南方上大学,成为婉丽最期待的事情。
她永远忘不了从西北出发来广州的行程,随着火车的移动,周围环境的变化对她的冲击。当火车驶入南方的土地,南方的秀美、葱茏,和西北的苍茫、黯淡构成了强烈对比,这种对比让她震撼,“到处都是树木,到处都是绿色,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惊讶得不知道怎么呼吸”。她的大一,安排在肇庆校区,校园的优美环境,再一次让她欣喜,她漫步在七星岩的湖边,仿佛自己置身仙境。到达学校的第一个晚上,在痛快淋漓地洗了一个热水澡后,她告诉自己,“再也不要回到北方”。
(图片来源:千图网)
确实,在上高中以前,她几乎没有好好地洗过一个热水澡。北方天气干燥,她对洗澡的记忆,更多停留在“抹一下,抹一下”的印象中。北方缺水的现实,让她第一次见到满湖碧玉般的七星岩湖水时,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冲撞。“我也不知道用什么词语把它形容一下,那个水好美呀,美得不得了的感觉,别人说抱住,我觉得比抱住还想抱,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广东,南北差异一直让我难以忘怀,但我始终不知道如何表达。”南方自然环境的优美,勾起了她更多关于故乡的记忆,她想起在故乡的山路上学,“山路又远又走不动,还很危险”;她常坐车的那条山路很窄,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很多人都摔死了,这种恐怖的记忆,一直给她留下了很深的阴影。故乡的冬天,也让她感觉萧瑟,“冬天就是一片灰啊,树不多,还被砍伐得厉害”,她当时的念头就是,“能在南方多待一天就多待一天,就为了天天能够洗热水澡,也值得”。
//
除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婉丽坦言不喜欢老家的氛围,对老家那种密不透风的人际关系感到窒息,“北方的后门,就像网一样,织得很密”,这些印象,更多来自家庭遭受变故后,婉丽所看到的人情世故。初到广东,她切身感受到南方人际关系的宽松,像七星岩里的湖水一样,让她倍感舒畅。在广东待了半年后,她寒假第一次回家,老家人都说她变得漂亮了,人也滋润了,“得益于南方的水吧”。
但很快,在审美疲劳产生后,婉丽的日常,回到了正轨。她明显感到,尽管所念的大学是一所并不起眼的二本院校,但来自城市的同学,还是让她感觉到了差异,“人家那些小孩子英语很好,我上英语课时跟不上,我和周围的人的差距很大,发现了差距,就有伤害”。更让她惊讶的是,在和宿舍的同学交流了高中的情况后,她再一次确认,“北方的孩子,读书太累了,那时候我们忙得不得了,过年才放十五天假,一周才放半天假,整天紧张得要死,根本不可能有时间外出;而广东的孩子,则轻松很多,他们居然在寒暑假时,还有时间外出旅游,甚至是出国旅游”。对婉丽而言,大学必须面临的另一重挑战,是高中埋下的身体隐患,在大学期间的爆发。被透支的身体,给她带来的第一个困惑是失眠。
她在老家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高中阶段,学习再紧张,在放弃了保住年级第一的念头后,她逼迫自己,晚上一定要十一点睡觉。但到广东后,她突然发现,广东人睡得很晚,那些舍友的精力都非常旺盛,她本就神经衰弱,宿舍嘈杂的环境,加上与舍友步调的不一致,这让她痛苦不堪。“一天到晚,我总感觉耳边有蚊子在叫,整天只能戴着耳机,八个人的空间,我不可能去管住别人的嘴。”她每天最大的期待,就是舍友能够早点睡觉。
(图片来源:千图网)
失眠的结果是精神的抑郁,人整天恍恍惚惚,头疼更为频繁地发作,只要进入学习状态,头就开始嗡嗡作响,感觉非常难受,“我睡不好觉,整天状态就不好,我想努力改变现状,但什么都改变不了”。更让婉丽害怕的是,她发现睡眠障碍所导致的失眠,已对她的生活产生了一连串恶性循环,“睡不好就会头疼,头疼就害怕病情加重,害怕又产生担忧,担忧又导致神经紧张,一紧张就暴饮暴食,暴饮暴食又导致强烈的自责,但自责过后,身体又不允许我,好好去做一些事情,总感觉自己浪费了太多时间,没有好好念书。总而言之,我的大学生活,整个人就处在害怕与自责中,感觉苦不堪言,而又无处诉说”。
//
身体的失控,让婉丽进一步看清了自己精神所处的真实状况,她感觉从大一开始,自己已有抑郁倾向,人非常焦虑,但不知道该怎么办,“那时候,我整天看镜子,看自己还是不是个人”,更让她难堪的是,为了排解压力,她内心总是抑制不住,想去拿别人的东西。“我拼命克制自己,第一,是提醒自己绝不能去偷东西;第二,是提醒自己不能做极端的事情。”说到底,抑郁的根源,来自婉丽内心的迷茫。高中三年,高考的压力附着于“上大学”的目标上,她内心有着明确的方向。
高考结束,她突然发现,当为之奋斗的具体目标消失后,她感受到了一种真正的迷茫。“上大学后,我对学习非常绝望,我不知道路在何方,我感觉大学没有光,没有人指路,胡乱地学,胡乱地跟着放养,课堂浑浑噩噩,自己也浑浑噩噩。我还听很多人跟我说,毕业以后会找不上工作。”和高中的老师相比,她对大学的老师有所不满,在她眼中,高中老师极为负责,教学很勤奋,但大学老师给她的印象,就是整天因为考评的原因,拼命忙自己的事情,很多老师对学生的教导,根本没有系统性,“只是蜻蜓点水,点一下就没了,学生领悟不到很多东西,渴望有个领路人”。
(图片来源:千图网)
请关注明日《我的二本学生》连载
她为何将大学
视为疗养院
期待明天的分享
作者:黄灯
“二本学生作为全中国最普通的年轻人
他们是和脚下大地黏附最紧的生命
是最能倾听到祖国大地呼吸的年轻群体”—黄灯
未完待续
读书品人生
下一期我们在这等候您
欢迎向《阡陌的述说》栏目写信
阡陌的述说|倾听你的述说
可以是关于生活上的琐碎
也可以是关于情感上的困惑
更可以是关于工作上的压力
我们来回答你的问题
希望收到你的来信
解答你的困惑
注:以600字为限,可以尝试在300字内完成一个情感问题发邮件,我们将会择优选择回答。请以电子版形式发送至邮箱jjsn2207@126.com。
点击图片可进入
“喜马拉雅FM”-“阡陌的述说”栏目
来源|《我的二本学生》节选
作者|黄灯
主播|李海洋
编辑|谢灵慧卉
责编|康轩山
主编|张玮
监审|钟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