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发布!广东有底气、有信心

时间 • 2025-08-05 02:51:41
发展
全国
经济
外贸
广东

作者丨周潇枭唐婧胡光旗

编辑丨许婷婷曾芳陆跃玲

3月29日,国新办就“坚定不移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努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举行发布会。

广东2024年经济增长5%有底气有信心

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伟中在会上表示,广东作为经济大省,必须真正挑起大梁,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努力为全国大局多作贡献。今年广东的目标是5%,对于这个目标,我们是有信心、有底气的。

据其介绍,广东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外贸大省,去年的GDP是13.57万亿元,占全国的1/10,连续35年居全国首位;广东经营主体总量突破1800万户,其中企业780万户,占全国的1/7。王伟中表示,广东将“快、准、实”地出台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措施,着力扩投资、促消费、稳外贸,努力完成2024年经济增长5%的目标任务。

南财快评:锚定目标,勇挑大梁,坚定不移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

当前,经济回升向好的趋势仍需巩固,需要经济大省勇立潮头、勇挑大梁,勇肩重担,发挥“带动效应”和“示范效应”,稳预期、强信心、促发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年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左右的增长。应该说,在去年经济增长基数相对较高的情况下,今年提出这个目标,需要各项政策发力加码,更需要经济大省当好“车头”,鼓足马力,力争上游。广东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外贸大省,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处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能够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全国经济多做贡献。

投资是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好投资的乘数效应和加速效应,对稳定经济增长意义重大。广东着重激发投资效能的主要抓手在于有效投资,进而发挥有效投资在稳增长和调结构方面的作用。通过有效投资,助推产业升级;借助有效投资,提振高端供给。今年广东将安排1万亿元的省重点建设项目、超过3200亿的产业项目,推进55个50亿元以上的重大制造业项目,竭尽全力发挥投资在稳定经济增长方面的“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

全球新冠疫情暴发后,世界经济复苏动能持续乏力;外贸形势日趋复杂,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遭遇逆流,贸易保护主义等旧思潮沉渣泛起。广东是外贸大省,依靠外贸起家,外贸依存度高,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定影响。但广东始终保持忧患意识,通过“五外联动”政策,做好稳外资、稳外贸的相关工作,力保外贸维持合理增速,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今年,国际贸易形势有所好转,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趋于宽松,叠加去年的相对低基数,广东外贸发展空间足、潜力大。再加之内外资一体化招引、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新政策框架,叠加金融、财税、制造、营商环境全方位支持,广东外贸定能够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广东是制造大省,战略性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目前已形成层次清晰、梯度合理、交融赋能以及集群增效的良好格局。目前,广东在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大健康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产业已位于全国第一梯队。在人工智能、新能源+储能、高端制造、绿色低碳、海洋经济等领域正在加速迈进。积极与国家大政方针相结合,广东开始打造低空经济、商业航天和生物制造等新兴增长引擎,为经济持续增长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注入强大动力。同时,广东注重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之间的交叉融合,善于利用数字化和智能化先进技术,赋能传统产业,培育新业态,挖掘新亮点。在科创引领、产业升级、交融赋能、要素支撑的助推下,以更高技能劳动者、更广范围劳动对象和更高层次生产技术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正在加速形成。

此外,广东持续对标世界,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坚持“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持续擦亮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广东一直以积极求变和善于应变为特质,在正确处理好守正与创新、活力和秩序的前提下,今年的广东经济将呈现出底气十足、信心倍增、活力四射的新局面。

图解广东高质量发展6大招

广东强调,要把加快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广东的战略之举、长远之策,努力“再造一个新广东”。面向未来,广东高质量发展有这些“招式”,一起来看!

【一】坚决扛起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的责任担当,筑牢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

广东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外贸大省,去年广东GDP是13.57万亿元,占全国的1/10,连续35年居全国首位;广东经营主体总量突破1800万户,其中企业780万户,占全国的1/7。

广东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是5%,对于这个目标,广东是有信心、有底气的。

【二】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牵引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打造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从2018年10.8万亿元,到2023年突破14万亿元,大湾区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9的经济总量。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拥有7.5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四年排名全球第二。

【三】打造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广东规上工业企业7.1万家,高新技术企业7.5万家,数量均居全国第一,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知识产权地区发展指数、有效注册商标量、发明专利有效量等都居全国首位,广东区域创新能力连续7年居全国第一。

【四】以头号力度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加快补齐高质量发展短板

广东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提出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明确“一年开局起步、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显著变化、十年根本改变”的目标任务。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去年增长5.2%,112个镇入选全国千强镇,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36:1,美丽圩镇、和美乡村展现新风貌。

【五】扎实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本底

近年来,广东扎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提升发展“含绿量”“含金量”。去年广东空气质量的优良率94.8%,森林覆盖率53%。目前,广东已经建设193个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实现了县级行政区域全覆盖。

【六】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全省人民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广东就业总人口约7000万,占全国的1/10,其中农民工总量4365万、去年新增117万人;去年城镇新增就业139万人、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110万人任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9万元、增长4.4%,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出品:21数据新闻实验室

文案:毕凤至

设计:郑嘉琪

编辑:吴桂兴

资料来源:中国网、新华社及公开信息

SFC

本期编辑刘雪莹实习生廖家怡

21君荐读

南财论道丨更加务实地“挑大梁”,广东团开放日为何出现这一幕

节后迁入人口稳居全国第一,广东为何“招人爱”?

广东向“新”:寻找科技与产业变革“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