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剑桥、清华、北大等名校赛艇学子进校园,共筑文化交流桥
9月15日,2024年成都赛艇公开赛将在“水城”新津揭开战幕,牛津、剑桥、清华、北大等12所国际名校将角逐较量,以赛艇的方式开展一次深度的中外学子交流。今日(14日),前来成都参赛的名校赛艇队队员来到新津中学,感受新津古建筑历史、体验非遗新津绳编、与新津中学学子面对面交流。年轻人的热情让名校赛艇选手和新津学子很快打成一片,聊起了赛艇、体育、学业……
古建非遗让名校学子赞叹
古照壁、禹帝宫……一走进新津中学,名校赛艇队的队员就感受到了新津厚重的文化传承。古照壁简瓦铺顶、典雅华丽,禹帝宫雕花撑弓、抱鼓式柱础、琉璃鱼龙吻脊兽……处处透露出中国古典建筑之美。在了解这些古建筑的历史后,名校赛艇队选手们赞叹不已,也纷纷拿出手机或者相机拍照合影,“太美妙了,这些建筑的细节让人着迷。”
在文化交流活动的现场,新津中学为名校学子准备了两个盲盒,盲盒内装的是新津非物质文化遗产绳编,并且是本次赛艇比赛专门编的“绳编赛艇”。第一次接触到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校学子兴趣盎然。两位同学摸了半天,终于猜出来是“赛艇”。
在揭晓答案后,主持人向名校学子介绍了新津这项传承了千年的非遗技艺,“3分编、7分整,一个小小的盘长结,可以有成千上万种变化。大家看到的绳编作品就是结合了赛艇文化的展现。”随后,新津中学向每支赛艇队都赠送了新津绳编作品。
“用绳子就能编出这么精美的作品,新津绳编这种非遗技艺让人震惊。”接受了赠品的名校学子仔细揣摩绳编作品,感觉非常神奇。
学子演讲在体育运动中如何成长
这场文化交流的重头戏是名校学子和新津学子的演讲,他们就赛艇、体育、学业、梦想和地域文化等方面分享了如何在体育运动中成长。
北京大学的卢韬分享了如何在赛艇运动中成长,他风趣幽默的演讲也赢得成都同学们的阵阵掌声。来自清华大学的张晋讲诉了赛艇是如何成为塑造坚韧品格和卓越团队精神的训练场的,“赛艇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力量。清华大学学生赛艇协会,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强健体魄、团结进取的平台,更是清华学子体育精神传递的载体。”
剑桥大学的Aleksandr探讨了如何平衡运动与学术追求后鼓励新津学子,“希望你们在追求学术成就的同时追求运动中的卓越。”帝国理工学院的OrlaJohnson分享了自己落榜后没有放弃学习的经历,她在一次亨利女子赛艇比赛中被帝国理工学院女子赛艇队的表现所激励,“她们精彩绝伦的表现触动了我的心,我决定再次争取。一年后,我被帝国理工录取。在我进入学校的第一年,我赢得了亨利女子赛艇赛的冠军。我只想告诉你们,追随你的梦想。”新津中学的代表黄之语通过讲述新津的文化、传统的端午龙舟赛等,给名校学子描述了山水新津的体育文化。
在交流互动中,同学们充满好奇地向各位名校学子提问,“对新津的初印象如何”“如何看待体育运动对人生成长的影响”,有想和名校学子成为校友的同学,更关心“具备体育特长,尤其是像赛艇这样的运动,对于申请国际大学有没有帮助”,名校学子也耐心地一一做答。
年轻人与年轻人、学子与学子,这场发生在成都新津中学的国际文化交流热烈而友好,也给名校赛艇队选手与成都的同学们留下美好的回忆。
红星新闻记者裴晗
编辑欧鹏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