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了!男子谎称能从法院内部买京牌,伪造司法拍卖文书骗11人64万购车款
谎称能从法院内部购买京牌小客车指标,张某利用伪造的北京司法拍卖成交确认通知书,先后骗取11人共计64万余元购车款。4月7日,北京市通州区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张某因犯诈骗罪及其他犯罪,数罪并罚,判处其有期徒刑11年。
当日,北京高院召开新闻通报会,介绍北京法院打击扰乱执行秩序行为的工作情况,并向社会通报了包括上述案件在内的4起扰乱执行秩序的典型案例。
男子谎称能从法院内部买京牌
伪造司法拍卖文书骗了11人64万
据北京高院的案情通报,2020年3月至10月,张某声称可以从法院内部购买到京牌小客车指标。在骗取雷某某等11人共计64万余元后,张某向受害人出具了伪造的北京司法拍卖成交确认通知书。
2020年11月,张某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后经北京市通州区法院一审,以诈骗罪判处张某有期徒刑十年零八个月,剥夺政治权利二年,罚金1.1万元。此外,被告人张某还因盗窃他人信用卡并使用,数额较大,构成盗窃罪。法院决定数罪并罚,判处张某有期徒刑十一年,剥夺政治权利二年,罚金人民币1.2万元。
对于该案的典型意义,北京高院介绍,根据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实施细则的有关内容,符合小客车配置指标申请条件的社会公众,可通过参与司法拍卖获得京牌小客车指标。自2014年以来,北京法院通过广泛开展宣传、规范网拍流程、严密组织实施,已开展17期京牌小客车带指标拍卖,共计拍卖京牌小客车971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北京高院指出,随着京牌小客车指标需求日益增加,一些不法分子以虚构事实、虚假承诺、伪造司法拍卖文书等方式,骗取当事人信任,进而获取非法利益。
“本案旨在提醒公众,北京法院对京牌小客车的司法拍卖均在北京产权交易所网络平台上进行,司法拍卖全程公开透明,请广大群众严格按照京牌小客车司法拍卖规则参与竞拍,切莫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擅自带人进查封房看房
为赚取中介费误导买受人
4月7日,北京高院还在通州区法院召开新闻通报会,介绍北京法院打击扰乱执行秩序行为的工作情况。
北京高院执行局局长杨越通报典型案例时说,有的谎称自己能够代办司法网拍业务,不惜伪造法律文书、成交手续,骗取高额代办费;有的未经法院允许,擅自带人进入查封房屋看房,误导意向买受人,赚取中介费;有的违规承租法院已查封的房产,拒绝法院提出的建议,并公然撕毁法院张贴的公告;有的蓄意违反失信、限高规定,通过非法途径订购机票、高铁票,违规出行。
“这些不法行为,不仅严重侵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损害司法权威,而且严重败坏社会风气、阻碍推进法治建设。”北京高院副院长蓝向东说。
蓝向东表示,北京法院将主动出击,联合有关部门持续加大对扰乱执行秩序行为的调查、打击力度,发现一例惩处一例;进一步推动完善系统中限制消费人员的各类信息,不断升级监管技术,提升监测水平;进一步加大对司法网拍等工作的宣传力度,持续完善配套机制,帮助社会大众充分认知、理性便捷地参与司法网拍;进一步强化对扰乱执行秩序典型案例的曝光力度,彰显司法权威,积极营造守法诚信光荣、违法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使诚信和法治深入人心。
北京法院去年执行到位1083.2亿
全年累计发布网拍案件12615件
据统计,2020年,北京法院新收执行案件26万8913件,同比上升1.99%,已结26万7846件,同比上升1.56%。执行到位金额1083.2亿元。在司法拍卖方面,全年累计发布网拍案件12615件,涉及财产16277件,成交财产8411件,成交金额252.03亿元,为当事人节约佣金5.42亿元,使10897件案件执结或取得突破性进展,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在失信惩戒方面,截至2021年3月,北京法院累计公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40.72万例,限制消费信息64.41万例,共限制371.53万人次购买飞机票,限制19.69万人次购买动车、高铁票,限制9.02万人次参加小客车指标摇号,8.76万名被执行人迫于信用惩戒压力自动履行了法律义务。
红星新闻记者高鑫北京报道
编辑陈怡西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