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上的鄙视链,你经历过吗?
阡陌的述说2021.04.02阡陌的述说2021.04.02
05:33未知来源
播放
近期关于招聘中的歧视现象
频频登上热搜
先是某单位“招聘称考不上本科是智商有问题”
后是某高校“招生男女不平等”
引发了网络上广泛讨论
其实现实生活中
类似的现象并不少
工地上的“鄙视链”
你经历过吗?
工地鄙视链之年龄
正如企业招聘中的学历鄙视链一样,工地在招人时,第一看中的则是年龄。因为工地上的活儿大都比较辛苦,需要下大力气去干,对身体素质要求很高。
因此,现在大多数工地对于农民工的年龄,都有着很明确的限制:男工和女工还不同,男工一般不能超过50岁,女性就更严格了,不能够超过40岁。干工地,年龄成为了一个很现实但是又最基本的门槛。
有些非建筑类工地,对于50岁以上的农民工还是会选择采用,但是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工资没有那么高。
限制年龄,也是建筑公司出于对风险的考虑。
干工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俗话说“拿命换钱”,常年累月地在工地上风吹日晒雨淋,加上天天干重活,长时间处于危险工作环境当中,年岁较高、身体素质不过硬的工人就容易出事故。
一旦发生事故,不管是个人原因还是机械故障原因,到最后都是属于工伤,工伤就得建筑公司负责。
所以多方面综合原因,造成了工地上50岁以上<中年人<年轻人的年龄鄙视链。
工地鄙视链之工种
除了年龄,不同工种之间的差别也很大。大家都知道,在建筑工地上,就有“大工”和“小工”的俗称。
大工是指掌握点技术、挥刀舞铲在第一线的,比如木工、架子工、钢筋工、水电工等等,都是有一定的技术含量,有的还要求持证才能上岗。
小工是指学徒和辅助工,相对打杂一些,纯靠力气干活,负责运砖,运灰泥等用料。大工要砖就马上运到,要灰就马上把灰和好,就这样来回穿梭,马不停蹄,做好供需准备。
有人说,小工的终极理想是当上大工,而大工的幸福就是相比小工的优越感。
其实大工之间,由于各工种的稀缺性、市场供需情况、薪水高低等因素,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比较。
一般而言,技术含量越高的工种,越具有不可替代性,薪水自然就越高,也是工友们都羡慕的对象,由此在业内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鄙视链。
如何看待“鄙视链”?
鄙视链一词,衍生自食物链一词。食物链就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而鄙视链,则是大鱼看不起小鱼,小鱼看不起虾米。
虽然鄙视链一词是近几年的新词,但鄙视链现象一直存在。可以说“有人的地方就有鄙视链”,比如相亲鄙视链、职业鄙视链、阶级鄙视链,以及各种圈子里的鄙视链。
因此工地上也难免存在鄙视链现象,这是人性中的攀比之心使然。
攀比犹如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攀比能激发个人奋斗的潜能,给人带来向上的推动力。很多人都是在攀比中努力奋斗着,人们有攀比才能追求向上,人类在不断的攀比中追寻着美好的生活,并且逐步完善着自己。如果没有了向上的追求心,人们就会走向沉沦、堕落。
另一方面,过度地攀比也让人活得非常累,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容易产生挫折感和自卑情绪,在重度的焦虑中甚至丧失自我。
因此,面对“鄙视链”,最重要的就是平常心。
用「与自己作比较」取代「与别人作比较」。
我们的最终目的,不是站在“鄙视链”的最顶端,而是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点击图片可进入
“喜马拉雅FM”-“阡陌的述说”栏目
主播|李海洋编辑|孙丽敏
责编|康轩山监审丨钟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