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首个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将建上市企业创新药物全球总部及制造基地

时间 • 2025-11-11 07:18:50
标准
生物
用地

8月13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高新区获悉,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1宗工业用地近日挂牌成交,这是成都市首个以“标准地”方式出让的工业用地。

该宗用地由成都生物城建设有限公司竞得,将用于为上市企业一桥生物建设定制化“标准厂房”——创新药物全球总部及制造基地。8月12日,该项目取得施工许可证,预计2022年6月完工。一桥生物技术创新药物全球总部及制造基地项目建成后将形成约7万升产能,可支持5-15个抗体药物在本地进行商业化生产,并将成为目前中国中西部地区产能最大的抗体药物生产基地及中国最大的自主创新品种抗体药物生产基地。

▲一桥生物项目建成效果图

今年3月4日,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的通知》,要求全省推进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工业项目“标准地”是指土地出让时把每块建设用地的投资、建设、税收、能耗、环境等标准给予明确。在企业拿地前,就已经知道该地块的使用要求和标准,建成投产后,相关部门按照既定标准与法定条件验收。

“‘标准地’改革的最大亮点是改变以往土地要素资源配置方式,土地出让前,由政府统一组织开展相关区域评估,并无偿提供给企业,帮助减轻企业负担。”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1宗工业用地挂牌成交,是推进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工作的有力探索,成为成都市首个以“标准地”方式出让的工业用地,也是生物城着力提供项目建设全周期服务,完善项目促建机制的新实践。

据了解,天府国际生物城结合生物产业实际,制定并于5月底审议通过《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工业用地“标准地”供应实施方案(试行)》。该实施方案对产业项目用地保障和监管机制进行了优化提升。特别从“事先作评价、事前定标准、事中做承诺、事后强监管”四个维度,开展“标准地”五项区域评估工作,探索建立了符合生物产业特色的工业用地控制指标体系和“标准地”全过程监管体系。

为推进重大项目早开工、早建设,天府国际生物城在原有“拿地即建设”工作流程基础上,专门制定了《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重大项目“拿地即建设”实施办法(试行)》,并全过程运用到项目推进及审批中。

据了解,一桥生物技术创新药物全球总部及制造基地项目也是天府国际生物城“拿地即发证”“拿地即建设”项目。该项目负责人表示:“项目从土地成交之日起,仅用时27天,就取得了不动产证(土地)、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以及施工许可证。”

红星新闻记者彭祥萍

编辑官莉图据成都高新区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