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好开学“第一餐”、剑指不合格学生用品……开学季川内各地开展专项检查
正值开学季,为切实保障校园饮食及学习用品安全,红星新闻记者从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日前川内各市场监管部门迅速展开行动,确保春季学校食品安全、学生用品等各项检查落到实处。
成都锦江区:筑牢未成年人食品安全屏障
为守护好开学“第一餐”,切实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饮食安全,成都市锦江区市场监管局结合“春雷行动2022”未成年人保护专项行动,对167个大专院校、中学、小学及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实施了“全覆盖”检查,指导学校进一步夯实食品安全基础,加强未成年人食品安全监管,筑牢未成年人食品安全保护屏障。锦江区市场监管局制定了《锦江区春季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方案》,明确了检查时间、范围、内容、方式及要求,层层压实责任,确保春季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落到实处。
另外,锦江区市场监管局还对学校食堂从食材购进、粗加工、烹饪、配餐、储存以及消毒等全流程开展系统检查,重点查看学校食堂是否对剩余食材进行清零处理,大宗物资是否重新进购,食材是否具备产品合格证以及同批次检验(检测)报告,是否采购不符合新冠疫情防控要求的进口冷链食品,餐饮器具及环境清洗消毒工作是否彻底等。
图:@成都市场监管
天府新区眉山片区:剑指不合格学生用品
近日,眉山市天府新区市场监管和综合执法局收到绵阳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出具《检验报告》显示:四川某商贸有限公司销售的作文本[规格型号:ZYB-16K787×1092(mm)1/16],封面纸张定量不符合QB/T1437-2014《课业簿册》标准要求,检验结论为不合格。执法人员直接送达检验报告并进行现场检查。
经查,该公司于2021年7月左右购进该批次作文本960个,进货价0.8元/个,销售价1元/个。在调查中,经营者表示自己对涉及学生文具相关产品的质量合格情况无清晰认知,也没有及时辨明批发商资质,导致进购这批质量不合格的作文本,公司也未对供货商进行管理,无法知道进货渠道源自哪里,通过该公司提供的供销台账,其未销售的作文本还有60个(20个备样封存),已销售900个。当事人行为涉嫌违反《产品质量法》第三十九条之规定。目前,正进一步调查,并召回已售不合格产品。
图:@四川市场监管
甘孜州:拉开春季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帷幕
为切实保障广大师生饮食安全,甘孜州市场监管局即日起在全州范围内开展为期30天的春季学校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行动。专项检查主要针对全州各级各类学校食堂、校内食品经营店、学校食品供应商、学校周边食品经营者。通过专项检查,进一步落实学校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压紧压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和属地监管责任,聚焦校园食品安全突出问题、薄弱环节,采取有力措施筑牢基础、补齐短板、提升水平,严控校园食品安全风险,严防校园食品安全事故。
此次专项检查采取学校自查、属地检查和州级督查相结合的方式,要求具备条件的学校食堂及供餐单位要入驻各地信息化监管平台,通过建立“三张”清单即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明确“三个”责任即责任单位、责任领导、责任人,保证各项食品安全问题隐患整改到位、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并发动广大师生、社会公众参与,鼓励投诉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定期、长期开展执法行动,形成学校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巴中:学生家长参与食品安全监管
专项检查护航校园食品安全
自春季开学以来,巴中市通江县市场监管局会同县教科体局在全县范围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活动由基层市场监管所指派专人到辖区中小学校开展食品安全专题讲座,授课效果由学生现场评分,最终将对授课效果好、得分前五名的进行表彰。与此同时,还邀请家长委员会代表走进学校食堂,实地查看环境卫生、餐具消毒、食品加工流程、原料采购、食品卫生、食品留样、食品存储、食堂各项管理制度运行等方面情况,对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现场审阅。市场监管部门将对获得差评的学校食堂进行限期整改,并邀请家长委员会代表进行回访。
另外,巴中市恩阳区市场监管局提前谋划、多措并举组织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全覆盖专项检查。一是加大学校食堂监管力度,重点对学校食堂场所及设施设备的清洁卫生、运行情况开展检查,对食堂库存食品及配料进行全面清理;二是健全校园食品安全机制,强化落实学校校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并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健康监测和日常管理;三是注重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执法人员重点对校园周边的超市、文具店、小餐饮店的经营资质、从业人员健康证、食品包装标识标签、是否售卖“三无”及过期变质食品、是否落实进货查验义务等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目前,已检查学校食堂6家、校园周边食品经营单位84家,发现问题12项,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3份。
图:@四川市场监管
红星新闻记者张博常薇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