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忧家中老人身体、需要外出就医?@成华区居民:就医用药问题这样解决
“王爷爷,今天身体怎么样?有没有哪里不舒服?吃药没有?”7月29日下午,在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某小区,送仙桥社区工作人员、卫生服务中心医生等人来到王爷爷家中看望他。“吃过药了,没啥问题,谢谢你们的关心。”面对大家的关心,王爷爷有些不好意思,连连摆手。
原来,前几日王爷爷的老伴林女士(化名)有事去成华区枫祥苑小区,而后因疫情防控原因小区封闭管理,身处成华区的林女士十分担心一个人在家的王爷爷,于是拨打了12345热线请求帮助。“家中有一名脑梗患者,需要人照顾吃药。”
青羊区草堂街道送仙桥社区党委副书记杨蓉告诉记者,社区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刻联系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小区物业,和社区工作人员一同上门看望独自一人居住在青羊区家中的王爷爷。
在王爷爷家中,医生对王爷爷进行了简单的检查。“老人的血糖稍微有点高,其余没什么问题。”杨蓉说,“老人告诉我们,他吃饭、吃药都是由他的亲人上门照顾,他的饮食起居有人照顾,我们也放心了不少。”在离开前,杨蓉还为老人留下了社区和物业的联系方式,叮嘱老人有需求随时联系。“我们也将持续关注老人的状况,让他的家人能够放心。”
▲医生为王爷爷做检查
家住成华区青秀未遮山小区的彭先生7月29日凌晨突发阑尾炎,疼痛难忍的他在早上八点左右拨打了12345热线请求帮助。“随后成华区卫生健康局和社区都联系了我,社区询问我具体情况后表示会帮助我就诊。”
彭先生说,成华区卫健局立即协调定点医院做好医疗救治准备,同时安排了一辆工作车来为他引路开道,将他送至交通管制范围外,随后他和家人便自己驾车前往医院就医。29日下午记者与彭先生通话时,他已经在病床上输液,等待安排手术,“现在算是安心了,还好没有耽误病情。”
像林女士和彭先生一样,身处成华区,有就医用药需求该怎么办?记者了解到,为有效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成华区建立服务管理工作专班,通过街道、社区24小时公开服务电话、微信群等渠道,及时动态收集并协调解决居民服务需求。
在就医用药需求方面,府青路街道及区内中高风险区居民就诊,仍按原有的模式实行闭环管理,医务人员驻点值守,提供常见病、慢性病诊治;仅需配药的居民,由社区工作人员到零售药房或医疗机构调配后送药上门;确需外出就医的居民,由驻点医疗组安排专车送定点医院就诊,就医结束后专车接回。
除府青路街道及中高风险区外,居民确需就医的,可在居住小区登记后,申领《就医登记卡》,并出示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和健康码绿码,“两点一线”外出到区内医疗机构就医,就医后尽快返回小区;此类区域的黄码人员需外出就医的,到黄码定点救治医院(市六医院、核工业四一六医院)就诊。在特殊人群关怀方面,对独居老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和行动困难群众等特殊群体建立了工作台账,根据其实际需求和现实困难,提供“一对一”精细化服务。
同时,社区将联动民政部门,组织发动专业机构和社区具有专业能力的志愿者,通过视频连线和电话交流的方式,为有需要的居民和一线防控人员提供心理疏导服务。
红星新闻记者彭惊摄影报道
编辑成序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