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霍巍:争取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国家考古实验中心

时间 • 2025-11-07 14:06:35
四川
考古学
考古
大学

10月30日上午,中国考古学前沿论坛暨四川大学考古学专业创建六十周年纪念大会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召开,来自国内考古学领域的专家济济一堂,“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霍巍表示,未来要增加新的科技考古含量,争取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国家考古实验中心。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霍巍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大会开幕式结束后,到会代表集体合影,让人不禁想到《滕王阁序》中的“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合影前的大会上,四川大学党委书记王建国教授代表学校致辞,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也到会祝贺。

到会代表集体合影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雷兴山教授、吉林大学考古学院院长赵宾福教授分别致辞,对四川大学考古学专业创建六十周年和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对川大考古的传统、发展与成就进行了高度赞扬,对川大考古的未来表达了良好祝愿。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施劲松研究员、西藏文物局局长刘世忠作为校友代表分别致辞,他们代表历届四川大学考古学科毕业生向母校表示感谢,热烈祝贺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成立,并对祖国今后的考古文博事业充满信心,祝愿川大考古未来更创辉煌。

开幕式过程中,全国各地高校、文物局、考古研究院(所)、博物馆及相关科研机构和单位纷纷发来贺电,表达了热烈的祝贺和深切的祝福。

开幕式后,雷兴山教授和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DNA实验室主任付巧妹还做了主旨演讲。

“争取成国内首屈一指的国家考古实验中心”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霍巍介绍,今年是四川大学考古学专业创建60周年,期间形成了自身的学术风格。在北大考古文博学院院长雷兴山教授看来,“川大考古”是以田野考古学为基础,融合了民族学、人类学、文献学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科体系,“在整个全国高校考古教学模式中形成了川大模式。”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雷兴山教授

霍巍回忆,川大考古从冯汉骥先生、童恩正先生开始,就主张要立足西南、放眼全国,并且要有世界视野。今天,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成立,也是在中央关于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的指引下,川大的一项重要举措。

霍巍也谈到了川大考古文博学院的发展,“未来考古文博学院除了进一步夯实考古学、博物馆学、文物保护学、文化遗产学等学科体系外,还将进一步建立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高科技多学科融合的考古实验室。”他提到了正在建设的碳14实验室——将会是全国高校考古学中的第二个碳14实验室,“未来要增加新的科技考古含量,争取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国家考古实验中心。”

红星新闻记者刘成梦彭亮王拓摄影报道

编辑成序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