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高速看中国丨大学生讲述“思念”的时空之变:路是思念的承载,更是坚韧品格的承载
“小时候,总听他们讲起那个年代的故事……”,缓缓的男声独白伴随着年代感十足的画面开始了讲述。镜头中,男生穿着白背心,女生扎着麻花辫,二人吃着烤红薯,那是属于他们的青葱岁月,也是记忆中的20世纪60年代。
短短3分钟45秒的视频作品,讲述了一个关于“思念”的故事。曾经,思念是无数封千里相传的书信。但如今,思念会沿着高速路和电话线瞬间传递,距离不再令有情人望眼欲穿。
这是来自西南民族大学程鹏、赵烁凯等同学的作品《一路心间》。不同于许多作品的纪实呈现,他们的作品演绎了一个完整的短剧,将半个多世纪前的故事尽可能还原。
程鹏是西南民族大学摄影系大三的学生。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这部作品是以自己爷爷奶奶的故事为蓝本而改编的。
程鹏的老家在河南。小时候,爷爷常讲起自己年轻时在东北当兵的故事。那时,年轻的爷爷一腔热血,入伍当兵,奶奶在老家与爷爷两地相隔,寄托思念之情的,唯有一封封书信。
视频的画面,几乎带人回到了那个年代。乡村、布鞋、土路、麻花辫……年轻的姑娘依依不舍,穿着军装的小伙儿含泪告别。此后,是一封又一封的书信,以及见信后的欣慰笑脸。
“那个时候的路,应该很难走吧……”旁白这样讲述着。那个旁白男声,正是来自程鹏本人。
程鹏说,当大家确定了要参加红星新闻开展的“少年中国行——沿着高速看中国”短视频征集大赛之后,很快确定了这个创作方向和题材。只是,剧本改了十几遍,服装、道具、地点、打光,都是反复试、反复改,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尽力营造爷爷奶奶那个年代才有的质感。“我们还看了大量的老照片,想尽可能的靠近那个年代,只有这样,才能真的呈现时空之变”,他说,发展带来的巨变,通过两个年代的画面能够给人以足够的视觉冲击,那能让人真正感受到高速公路的伟大,让人惊叹祖国的发展。
在那充满年代感的真诚故事讲述之后,视频中,出现了现如今中国高速公路穿梭于云端、山涧的震撼画面。半世纪前的崎岖山路,已是条条坦途大道。
“我们从筹备到拍摄完,花了差不多半个月时间”,程鹏觉得这时间很值得,因为在这次拍摄过程中大家收获的不仅仅是一部作品,一个完整的短剧,更收获了前所未有的感悟。从河南到成都,这是程鹏从家到学校的距离,那要翻越秦岭。“从前没有高速公路,没有穿山隧道,人要绕多久才能绕过大山呢?”他时长这样感慨。而今,他更希望通过作品传递出一种情怀,“路是思念的承载,更是坚韧品格的承载”。
红星新闻记者王垚
编辑母晓岚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