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再加息25个基点,特朗普“不高兴”了……
走进经济生活里的一切
美联储加息
特朗普不高兴了
美联储如期加息,9月27日凌晨,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
这是美联储今年以来第三次加息,也是自2015年开启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以来的第八次加息。此外,美联储提高了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期,对经济前景看法乐观。
特朗普对此表达了不高兴的态度。
随后全球多个央行紧跟美联储加息步伐,市场开始关注中国央行的行动。
来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
记者丨张奇、向秀芳
编辑丨曾芳、李艳霞
删除“宽松”表述
美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FOMC在为期两天的会议后公布了最新的货币政策声明,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删除了“货币政策立场仍然宽松”的表述。
有分析认为,放弃“宽松”一词,可能意味着美联储本轮加息周期接近尾声。不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删除该表述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有任何变化。“相反,这表明政策正在按照我们的预期进行。”
而根据最新的点阵图,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成员并没有改变他们的长期预测,仍然预计2018年加息四次(重申12月加息预期),2019年再加息三次,2020年加息一次。中值预测显示,2018年底联邦基金利率料为2.375%,2019年底为3.125%,2020年底为3.375%,2021年底为3.375%。美联储还首次公布了2021年的经济预测,预计经济增速为1.8%,失业率预期为3.7%,PCE通胀率为2.1%。更长期的PCE通胀率中位数预期保持不变为2.0%。
美联储对经济前景更为乐观,鲍威尔表示,美国经济表现强劲,失业率处于低位,就业人数上升,薪资也在增长;美联储正逐步加息至正常水平,这有利于维持经济增长。不过,鲍威尔也指出,并非一切都很完美,不是所有美国人都从中受益。美联储正竭尽所能,以维持经济的强劲表现。
此外,鲍威尔强烈反对削弱美联储的危机应对能力,称美联储将不时调整长期预期,并且不认为长期中性利率会大幅上升。鲍威尔指出,金融环境很重要,部分资产价格处于历史性区间的上端。目前金融领域的脆弱性是温和的,但需要警惕脆弱性的累积。
特朗普:我不高兴
尽管鲍威尔在当天发布会上被问及特朗普施加的压力时表示,美联储专注于美联储的职责,不会考虑政治因素。渐进式加息令美联储能仔细观察经济数据,以判断加息对经济数据的影响。美联储在作出利率决策时没有考虑政治因素。但这个“政治压力”还是在加息之后又从天而降了。
“我宁愿偿还债务或者做其他事情,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特朗普周三在纽约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然而不幸的是,他们又把利率提高了一点,“我对此感到不高兴”。
图片来源/新华社
特朗普指出,经济强劲和失业率下降是加息的原因。但他表示,还有其他方法可以处理好经济改善之外意想不到的事情。“我担心的事情是,他们喜欢提高利率,我们可以用钱做其他事情,”特朗普说。
对美联储的加息,特朗普一直持有批评态度。今年夏天接受CNBC采访时,特朗普就曾表示对加息并不感到“兴奋”。他还在一个筹款活动中抱怨,自己提名的鲍威尔不是期望中支持低利率政策(cheap-money)的美联储主席。这种言论被视为总统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干预。
交银国际研究部主管洪灏此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表示,美国总统在美联储决策上没有话语权,无法推翻加息决定。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决策无需国会批准,美联储预算甚至都不是由国会拨发。洪灏认为,鲍威尔行动不会受到特朗普言论的影响。
中国央行未开展公开市场操作
美联储如期加息,随后全球多个央行紧跟美联储加息步伐。
市场开始关注中国央行的行动。9月27日,央行考虑到季末财政支出推动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较高水平,可吸收央行逆回购到期、政府债券发行缴款等因素的影响,未开展公开市场操作。
这意味着市场仍不了解中国央行的态度。此前,央行曾连续15日暂停逆回购操作。
今年6月美联储加息后,中国央行并未跟进。此后,市场普遍预期央行会跟进美联储加息。不过至8月下旬时,预期开始出现分化,不跟随美联储加息的声音越来越强。
跟还是不跟?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所谓不加息,这里并非指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而是调整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分析人士普遍认为,由于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影响较大及利率市场化等诸多因素,央行大概率不会采取此举。
兴业银行分析师郭于玮认为,在经济下行压力逐渐显现的情况下,9月央行追随美联储提高逆回购利率的可能性不大。
理由在于,从央行近期的公开市场操作和表态来看,央行似乎也并不希望市场利率中枢进一步抬升。对货币当局而言,目前合意的资金利率中枢可能在2.60%左右。而如果7天逆回购利率提高至2.60%,DR007中枢很可能突破上述水平。
郭于玮称,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是市场认为逆回购利率可能调升的重要原因。但需要注意的是,稳定美中利差并不等同于稳定美中政策利率之差。
历史数据显示,美中短期国债利差对人民币汇率有一定的领先性,因此稳定美中短期国债利差可能起到稳定汇率预期的作用。然而,与我国短期国债利率更为相关的,不是央行逆回购利率,而是3个月Shibor利率。同时,逆周期因子的推出也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人民币汇率对于利差的过分依赖。
不过中信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明明认为,在美国加息的顶点已经出现、未来经济增速将出现下滑的状况下,当前国内央行小幅跟进美联储加息的概率较大。而且,离岸人民币央行票据的计划发行表明汇率仍然有贬值压力,小幅跟进加息将有助于缓解汇率贬值压力。
四季度降准或可期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考虑到短期内市场流动性扰动因素偏多,以及离岸央票推出有助于稳定离岸人民币汇率,央行本周或不会跟随美联储提高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但着眼于四季度,央行仍有可能小幅上调包括逆回购和中期借贷便利(MLF)在内的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同时继续实施1次至2次置换式降准,即推出“加息降准”的政策组合。
明明也表示,降准政策可能很快兑现。今年降准政策呈现非常明显的周期性,而且近日国务院会议再次提到完善定向降准政策,所以为了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传导和稳内需,货币政策很可能在近期再次降准。那么货币宽松的力度仍将持续,短期的供给压力和通胀预期将在国庆后明显缓解,那么长端利率将出现明显的回落,10年国债利率将再次回落至我们3.4%-3.6%的区间。
21君
小伙伴们,美联储加息是否会对你的投资带来影响呢?
“看微信头像,就知道你没见过世面!”“???”
1000亿!全球“最贵火锅”海底捞上市!它的“变态”服务有多厉害?
大消息!楼市“转折点”来了?房子降价、打折、促销!这些人却不高兴了...
本期编辑刘巷
点赞鼓励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