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高速看中国丨大学生眼中的脱贫高速路:青了花椒,富了农家
群山苍翠,被雨洗过的四川巴中三溪乡笼罩在一片烟云朦胧中。青花椒产业园中,枝头已结出了果子。梳枝,除草,农户在地里忙碌着。
几年前,三溪乡还是典型的“山高坡陡沟深”贫困村,林多地少。成巴高速开通后,村里发展起青花椒种植产业,荒地变成了“肥田”。借着成巴高速,三溪乡农户手里的青花椒被输送到全国各地,三溪乡也实现了脱贫摘帽。
这是一个关于脱贫高速路的故事,上述场景,来自四川传媒学院学生拍摄的短视频《聊椒之路》,由付星、小樊、王思雨、王刚、夏存尚武五位大二学生拍摄完成。
▲视频截图
19岁的小樊是团队里年纪最小的同学,她告诉红星新闻记者,4月中下旬,看到红星新闻正在开展的“少年中国行——沿着高速看中国”短视频征集大赛之后,几个同学自发组团,开始了对任务的构思。
“拍什么,去哪儿拍,这是我们要解决的首要难题。”她说,前期团队也向同学多方征集,但结果都不太满意,队里负责策划的王思雨向导师向朝然寻求帮助。在导师的牵线搭桥下,最终在其他系里找到和题材符合的人选。
五一期间,一行人租了个共享汽车,带上设备就出发。前面的一切,都是未知的。
小樊回忆,拍摄期间,三溪乡的天气并不好,连日阴雨。更困难的是,山路格外难行。有一次,为了赶进度,一行人早上6点就出发,天还下着毛毛细雨,负责拍摄的夏存尚武和王刚为了拍到更好的镜头,扛着笨重的机器上了山,一步一个泥坑。除了踩点,还要保护设备。
正因天气和设备的原因,在高山上拍摄万亩椒田时,一些画面并不太满意,这是团队的一个遗憾。
为期4天的拍摄历程中,除了苦,也有甜。比如,在一次拍摄途中,一行人在山上临时找了个农户避雨,农家热情地送热水递板凳,还留下他们吃早餐。
▲视频截图
付星是团队的总负责人,视频中的所有采访都由他完成。在与当地农户和村支书的对话中,他们也得以看到高速路带给当地的变化。
小樊说,几年前,三溪乡曾是通江县条件最差的村庄,村民生计全仰赖土地。青花椒产业发展起来后,村集体经济产业火了,也创造了一批家门口就业岗位。通江县还引进了重庆企业进行市场运作,形成产业后为村民带来了稳定收入。
家乡变好了,年轻人也愿意回来了。她说,当地有很多在外务工多年的村民,返乡后办起了工厂。
高速路也带动了当地教育发展。“以前,三溪乡的孩子只能去村里上学,高速路通了,孩子们都去了县城上学,每周末都可以回家。”
“今年又是青花椒丰收的一年!”她说,这是团队第一次拍摄高速公路专题片,尽管过程曲折,也留有遗憾,但就像喜获丰收的青花椒一样,少年们也在这个过程里收获了成长。
红星新闻记者彭祥萍
编辑陈怡西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