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禁毒”走进最高法:凉山法院去年共审理涉毒案件110起,新发案件仅19件
6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人民法院禁毒工作情况及相关典型案例、四川凉山禁毒工作成效经验。
会上,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秦海表示,毒品治理是一道世界级难题,凉山禁毒更是一道复杂艰难的历史性难题。凉山毒品难治的重要原因是毒品和贫困深度交织。脱毒必先脱贫、脱贫才能禁毒。凉山把禁毒作为“党政重要、政法首要”工作,州、县、乡、村“四级书记抓禁毒”。三级法院联动发力,主动将禁毒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紧抓不放。
▲发布会现场
据介绍,四川高院建立常态帮扶指导凉山法院禁毒长效机制,不断加强对凉山禁毒工作的统筹谋划和组织领导。凉山两级法院主要领导担任本级禁毒委员会副主任,将禁毒“党政一把手”工程抓紧抓实。三级法院联动发力,自觉担当党委政府脱贫攻坚头等大事。三级法院坚持禁毒与脱贫联动,深度融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以禁毒工作成效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选派2轮次帮扶队深入凉山开展综合帮扶,选派59名禁毒防艾专职副书记挂包对口帮扶乡镇,为凉山全面脱贫攻坚作出重要贡献,也为同步推进禁毒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全省法院帮扶村社1.38万户建档立卡贫困吸毒人员全员脱贫、全部脱毒,因毒致贫、因贫返毒问题得到全面遏制。
2024年,四川法院一审审理涉毒案件1866件,较毒情严峻的2017年下降79.05%,其中凉山法院2024年共审理涉毒案件110件,新发案件仅19件,较2017年下降91.53%。脱贫和禁毒“两促进”“双摘帽”。
秦海表示,毒品犯罪是严重犯罪,要依法严厉打击,人民法院坚持打重点,开展打击有组织贩卖、运输毒品专项行动,组织精干力量在凉山公开开庭,严惩组织、领导贩运者,形成强大震慑,有力根除有组织的毒品犯罪。坚持打源头,依法严惩走私、制造、大宗贩卖毒品等源头性犯罪,对纠集12人长期盘踞缅北向境内大肆走私、贩运毒品的尔古达哈、枪杀缉毒警察的阿约干子等毒枭从重处罚。该判处死刑的,坚决依法判处。
此外,坚持打外流,联合公安、检察部门开展“打击整治外流贩毒”专项行动,2017年以来,凉山法院判处五年有期徒刑刑罚以上2741人,毒品中转集散地为凉山的案件较峰值时期下降99.96%,形成“本地人不敢贩、外地人不敢运”的震慑效应,彻底阻断缅北毒品“由滇入川”“北上西进”运输线。同时,对罪行较轻,或具有法定、酌定从轻处罚情节的毒品犯罪分子,依法酌情从宽处罚。如对于在公安部境外“拔钉追逃”专项行动中主动投案并真诚悔罪的洛某某呷等人,依法兑现从宽政策,分化瓦解犯罪团伙。
同时,坚持打财断血,会同检察、监狱部门联合出台会议纪要,对不积极履行财产性判项的罪犯,严格把握减刑条件。统一毒品犯罪案件财产刑适用,加大涉毒资产追缴力度,摧毁毒品犯罪分子再犯的经济基础。
红星新闻记者祁彪
编辑张寻责编冯玲玲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